主办方:中国酒店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时 间:2025-04-05 13:54:40
地 点:北京
(四)建立人民币跨境回流机制这包括研究制订银行间人民币现钞回流操作办法和非居民存取款管理办法。
从中长期看,美元走上逐渐衰弱道路,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下降,已是大势所趋。四是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推进人民币区域化。
基于此,短期内可考虑公开采取适当支持美元、美债策略,审时度势,酌情少量增持美国国债,并积极争取我方经济、政治上的利益。如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仅增长0.8%,但我国对美出口仍增长16.9%。美债危机发生后,市场信心动摇,即便短期不出现二次探底或深度衰退,发达经济体复苏期将会拉长,可能陷入类似日本的失去的十年。美国信用等级下降,金融市场出于对其他资产风险的担忧,竞相抛售风险资产,引发市场恐慌性暴跌(已经发生)。但是,需要警惕评级机构下调其他美元资产和其他发达国家主权债务的评级。
进入 刘世锦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美国债务危机 。应抓住这一战略机遇,积极争取对我国长期发展有利的外部资源,为和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人民币实现国际化之后.很可能成为一种金融危机的传导工具.降低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姚晓东和孙钰于2010年依据2009年海关总署和国家旅游局统计的我国边疆贸易量、出境旅游出量(指亚洲部分)、平均境外消费量、港澳居民入境数量、平均携钞量等数据,可以大致估算出人民币境外滞留规模约为1050亿元,其中港澳地区约为800亿元,边境地区约为250亿元。来源:《改革与开放》 进入专题: 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经济 。反观欧美发达国家,其金融市场不断推陈出新.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和结构性产品层出不穷,且其金融体制相对健全和完善。各国储备中多了人民币这一选择.将大大有利于持有过财富的稳定.减少以往面对美元大幅贬值造成的财富缩水却束手无策的无奈。
另外,人民币入境的主要方式也有如下五种:一是贸易入境,即边境贸易支付流回境内。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的主要货币之一,其自身既是一种计价货币又是一种储备货币,减少外汇储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外汇储备过多而导致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有助于内外均衡。
人民币国际化之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这将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如果人民币成为国际计价和支付货币,甚至成为储备货币后,我国将获得高额的铸币税税收。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可以获得丰厚的铸币税收入。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将进一步增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与此同时,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这些都会因外币汇价动荡而产生巨大的风险.汇价的波动会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已债台高筑,仍有地方以种种方法,逃避金融监管,或为拆东墙补西墙,或为扩大投资战场,继续大肆举债,包括违规举债。一般公认的说法,是上半年对地方债的首次审计,认定其约占中国大陆GDP的30%,总额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一省一市这样做,还有办法,一哄而上,北京哭都来不及,所谓债务危机,就可能爆发。
当时,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提出两年4兆大投资刺激经济的计划,所谓4兆,中央政府投资只占一部份,另外的主要由地方政府「配套」,于此,地方政府开始大手笔花钱,公开的举债。再一因素,是中国大陆经济出现变局,不仅有大投资下的流动性泛滥,转向大通胀下的流动性收缩,钱多变钱少。
这一换届因素,对债务危机的形成、处置有极大影响,当然主要是拍拍屁股走人,不负责任的负面影响,这令债务乱局更乱。还有全国性房地产疯狂,终于午夜梦回,「土地财政」也已开始出现缩水,还债的钱袋开始干瘪,令偿债能力进一步缩小。
但过去30年间,地方政府拐弯抹角,还是弄了些债务出来,但真正成为地方性债务,又导引出潜在债务危机的,是2009年的4兆大投资之功。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已成经济大事,目前中央方面要试行地方发债试点,地方则在打增税卖子之类的算盘。债务拖不还债,地方官们相信,地方债是国家的,银行钱是国家的,国家钱也是国家的,一旦出问题,中央财政自会拿钱填上。中国地方债务危机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现在已不是承不承认地方债务风险的问题,而是如何化解地方债务危机的问题。这些地方政府算是听话和守信。大投资带来了高增长,但借钱是要还的。
中国大陆近年的问题,都与数字有关。中国地方债到底是怎样一笔帐,有不同说法。
当然,有不少人仍然认定这是个相当保守的数字。这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这就是不良债务风险的不良转嫁。
中国大陆宏观经济,由地方经济决定,地方债务的处置不好,危机爆发或转移,中国大陆宏观经济难以稳定,中国大陆社会还可能因之动荡。现有债务压力加大,还有举债失控。
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已开始偿债,除动用财政资金,也有压缩财政开支、暗卖国企股票等动作。中国大陆本来没有什么地方债的概念,因为按法律地方政府不能举债。然而,在这轮债务危机的轮转中,中国大陆真的能置身事外,中国大陆经济还可以一枝独秀吗?没人敢给答案,因为这时中国大陆也有自身危机,那就是伴随着通胀危机,危剑高悬的地方债务危机。进入专题: 地方债 。
而最令人忧虑的,还不是地方债借贷的监督控制力、地方债的还债能力,而是地方有意识、主动性的违约。从今年开始到2013年,中国大陆地方债就进入了偿债高峰期,即目前地方债务总额之约六成,在2013年前到期。
与中国地方债务危机的存在和爆发,互为关连的有另外三个因素。更多地方政府,开始使出「拖字诀」。
中共地方党委换届,今年正在进行中,其后来年是中共中央的换届,再往后一年,是国家、政府领导人的换届。其中约43%债务,在今明两年内集中到期,预计达4.6兆元人民币。
美债危机、欧债危机,接踵而至,中国大陆被视为财神爷和救星,祈求其助力解脱债务危机。「4兆」,又牵出另外一堆数字,是现在外汇储备的突破3兆美元,是半年5兆多元人民币的财政收入,是14兆元人民币的基本建设投资,是30兆元人民币的货币增量等等。特别是今天的所有经济问题,都与「一揽子计划」和「4兆」大投资有关。而在这些有据可查的数字之外,还有一堆数字,那就是中国地方债务的数字
大投资带来了高增长,但借钱是要还的。其中约43%债务,在今明两年内集中到期,预计达4.6兆元人民币。
目前已债台高筑,仍有地方以种种方法,逃避金融监管,或为拆东墙补西墙,或为扩大投资战场,继续大肆举债,包括违规举债。中国大陆近年的问题,都与数字有关。
中国地方债务危机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现在已不是承不承认地方债务风险的问题,而是如何化解地方债务危机的问题。与中国地方债务危机的存在和爆发,互为关连的有另外三个因素。
另外,我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占了70%,这是很不合理的,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很严重,如近日引起社会强烈反应的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也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改变能源结构...
多晶硅两个月涨近两成企业订单回升,原材料价格也在快速上涨。...
国内的光伏补贴以FIT和即将出台的分布式度电补贴为主,缺少ITC和加速折旧抵扣等租赁配套政策。...